学佛人
首页
认识佛教
净土法语
佛教故事
往生纪实
佛教问答
身如聚沫,虚假不实
「行如芭蕉喻,行即造作之义,谓芭蕉体是危脆之物,无有坚实,以譬众生造作诸行,亦如芭蕉之虚脆而无坚实也」。芭蕉,我们一层一层的剥,剥到最后是空的,什么也没有。它不是一棵树,树皮剥了之后它里头有木材,芭蕉没有,一层一层剥到最后就没有了。
阅读全文
有说《地藏经》是为鬼道说的,人道不益学,对吗?
。哪有这种道理?没有这个道理,各人口味不相同。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适应各种不同的口味,大家都欢喜,大家都能接受,这样就好。方法尽管不同,方向是一致,目标是一致,这是佛法。
阅读全文
一切众生种种示现都是来度我一个人的
了解这个事实,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去修,如何成就自己无上菩提。这是修行证果绝妙的方法,使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,真正成就清净心,真正成就平等觉。
阅读全文
遇到假和尚,捐献会不会助长他的恶业?
这个因果他真的要负责任,这不管是有心、无心,这都做了坏事。所以凡是做一桩事情,一定要考虑它的影响,它影响的面有多大?影响的时间有多长?这一定要想到的。
阅读全文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-第三十参正趣菩萨
“譬如你布施物与人,不能有我施物给别人的想法,这就是其心无住于布施,也不住于法,因缘所生故,这就是无住心。”
阅读全文
好管闲事,不肯放下万缘,这个人没福。
舍要舍得干净,要舍得痛快,这是真正修行人最好的榜样。如果是发心去做好事,到处去布施,你想想看,岂不是藕断丝连,不干不净。
阅读全文
为什么善言好语劝人,人家不接受、还要反驳?
唯有放下才能看破,看破就是明了,对于事实真相就明白了,你处理就不会错误,得心应手,让别人心服口服。你自己的心态正确,心平气和来处理事情。我们一般事情处糟了,心不平,气不和,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?
阅读全文
愿力超过你的业力,你的寿命就延长了
人不能不发愿,在佛法里面叫发心,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的四弘誓愿,四弘誓愿就是修行的次第,先发大愿,舍己为人。
阅读全文
上一页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下一页
大家爱看
1
为什么说无量寿经这是第一经
2
曾映标母亲罗崇英老人往生纪实
3
拜佛不要看钟,也不必计数?
4
多种天然草本药材研磨入香,有草本的清姿,
5
供佛的供具很多,最重要的是水。
6
怎样才算真正信佛?
7
伟大的母亲,定弘法师母亲赵良玉老菩萨往生
8
黄忠昌居士往生纪实
9
一个失德的人可悲的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