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元炳。字健庵,江苏如皋县人。其品德、操守、文章、道义,皆足以作为末法时代世人的楷模。平常学习学问重视亲身实行,心中只求尽自己的本分义务,不仰慕世间荣耀。所以进入翰林院之后,平常家居极为恭敬地侍奉双亲,希望尽到做儿子的职责。刚开始不了解佛是什么样的人?经典具有什么道理?因此也依循韩愈、欧阳修、程颐、朱熹等文人之习气而排斥佛法。国家改朝换代之后,心情沉闷非常无聊,常存有超脱出离此世界的念头。有一天,试着阅读佛经,见到佛法的义理精微奥妙不可思议,理事圆融超脱世间,才了解佛是大圣人,其教理则有不可思议之事。不禁喜极而悲泣,惋惜数十年间如井底之蛙一般见闻浅陋。从此专心研究佛法,受持读诵经典,以期能亲证本有佛性,脱离六道轮回。
1923年,年六十岁,厌离尘世之心更加殷切。正巧谛闲法师到达如皋县讲演《阿弥陀经要解》,沙元炳亲自参加法会。于是知道净土法门横超三界,为一切众生,皆可同时于现生证入不退转之道。于是从此专修净土行业,以期能够往生西方净土。1924年,得读《印光法师文钞》之后,深心景仰,准备拜访进见印光法师,后因生病未能实现。一直到将要临终之前,与朋友谈论到此事时,都认为是一件令人遗憾之事。
1925年秋天,身体左腋罹患恶性脓疮,接着吐血,十二月十一日,病势严重卧床不起,于是大略嘱咐家事,非常后悔从前将广福寺改为议会,并迁移佛像等事,自己曾有支持赞成的过失。命令他的儿子沙进拿出三千银元,于东门的广慧庵,改建佛殿,以忏悔从前的过错。又命令家中眷属,日夜轮班在床前念佛,即使到了临终,也是如此。又交代往生时不得预先为他沐浴更衣及哭泣等。入殓的衣服要用朴素的布衣,不要用绸缎。丧葬期间无论是祭祀神明及招待客人,都不能用酒肉食物。
又命家人请僧众来助念,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于床前设置香案,供奉阿弥陀佛接引像,自己则面对佛陀慈容,口念心忆都是阿弥陀佛圣号,专精一致,一概不提及其他的杂事。二十四日晚上,病情更加严重,僧众都来助念。沙元炳正念分明。跟随大众念佛之声而默念。二十六日酉时(下午五至七时),突然往生,当时颇有异香,大众念佛更加猛烈。经过两小时之后,头顶还有温热。
净土圣贤录原文
沙元炳,字健庵,江苏如皋人。其品行操持,文章道义,皆足以爲末世楷。学重躬行,志在尽分,不慕世荣。故入词林后,家居奉亲,冀尽子职。初未知佛爲何如人,经具何如义,亦循韩欧程朱之习。国变后,闷极无聊,常存超出此世界想。试读佛经,见其义理精微奥妙,圆融超脱,始知佛爲大圣人,其敎有不可思议之事。不禁喜极而悲,惜数十年拘墟之陋。从兹潜心研究,受持读诵,以冀亲证本有佛性,超出六道轮回。民国十二年,年六十,厌世益切。适谛闲法师莅如讲弥陀经要解,亲预法筵,遂知净土横超法门,爲一切衆生,同得卽生证入之道。于是专修净业,以期往生。十三年,得读印光法师文钞,深心景仰,拟一拜谒,以病未果。迄至将终前,与友谈论,引爲憾事。十四年秋,左腋患痈,继以咳血。至腊月十一,卧牀不起,略嘱咐家事,颇悔从前改广福寺爲议会,迁移佛像,有赞成之过。命其子进,出三千金,于东门广慧庵,改建佛殿,以赎前愆。又令家中眷属,日夜轮班在牀前念佛,卽至临终,亦复如是,不得预爲洗濯换衣,及哭泣等。殓以布衣,勿用绸缎。丧中无论祀神待客,勿用酒肉。又令请僧助念,必期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于牀前设香案,供阿弥陀佛接引像,面对慈容,口念心忆,专精一致,概不提及余事。二十四夜,病益殆,僧众咸来助念。元炳正念分明,声默相随。延至二十六酉时,溘然长逝,颇有异香,大衆念佛益烈。逾二小时,顶犹温。(印光法师文钞)
往生传之民囯沙元炳往生纪实
发布时间:2024-06-28 14:25:27
阅读:217
本文字数:1476
将本文发送到邮箱
▣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