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门常常劝你们要修功德,什么是功德?到外面去捐几个钱,以为就是功德了。错了!那哪里是功,有什么功?那个没有功,那是福。你在寺院庵堂做一点慈善事业,那是福报、福德,那是修福,不是功。“功”是功夫。
我们念佛要念到自己心地清净,要把自己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、烦恼统统都念掉了,这个念佛有功。为什么?我们烦恼轻,智慧长,这是德!你才有德。念佛念得再多,一天到晚还是胡思乱想,还是烦恼重重,那个念佛功都没有。功没有,算什么?福,他修了福。所以功德跟福德要辨别清楚。功德一定是讲求清净心、平等心,这是功德。功德是向内求的,不是向外的。
一般人观念当中的布施、供养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大乘了义经典里面所讲的布施供养是功德,里面也包含着福德。但是这一些如果要不细讲,你不懂。譬如,《金刚经》上讲布施,那个布施不是叫你拿一点钱财到寺院里面去布施,不是这个意思。那个布施是讲你全部的生活。换句话说,诸佛菩萨他的整个生活,就是为一切众生做一个最好的榜样、最好的模范,那就是布施。他做出一个好样子来给你看,教你跟他学习,你看那个布施的范围多广多大,那是功德。
我们读《金刚经》的人很多,有没有看出来?没看出来。为什么没看出来?心太粗了,粗心大意,没看出来!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,赞叹说:“希有,世尊。”赞叹太希有了,把这样深、这样圆满的教化,表现在穿衣吃饭上,实在是希有!什么叫觉?保持心地清净是觉,保持圆满的智慧这是觉。我们穿衣吃饭,迷惑!吃饭要讲求色香味,这就迷了,起心动念起了烦恼。穿衣服要挑款式、要挑料子,这就是迷惑颠倒,就起了烦恼。生活上起了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,动七情五欲,生烦恼!
而佛菩萨穿衣吃饭生活,心地永远清净,一个妄念也不生,这就高明了。所以他们过日子随缘,样样都好,样样都自在。我们要固执、要执着,样样都不自在。今天带个金刚钻很漂亮,明天说不行,这个钻太小了,还要搞个大的,不自在!你说你的日子过得多苦!死了以后还要搞轮回,更苦!这就是不懂得生活。
修功德,什么是功德?
发布时间:2024-05-18 13:04:51
阅读:300
本文字数:821
将本文发送到邮箱